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

愛看藍光DVD 視網膜矇層紗

近年來電視、手機等產品畫質愈來愈高,DVD也推出藍光片,但醫師表示,藍光和紫外線一樣,會造成眼睛傷害。眼科醫師表示,近來因「光害」引發「視網膜上膜」的個案,增加五成,且年齡下降至二、三十歲,患者眼睛黃斑部如同蓋被子一樣,看東西會變得昏暗,日前就收治一名研究所男學生,除平常盯著電腦外,更因習慣看藍光影片,右眼總感覺被矇上一層,就醫發現竟是視網膜上膜。
眼睛黃斑部問題,以往多半為年紀較大或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。但電腦、手機等產品興起,使用過度除易引起視力模糊等傷害外,還可能引發黃斑部的病變。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,紫外線會對眼睛黃斑部造成傷害,尤其是農夫等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者,更容易引發,現今3C追求高畫質,藍光DVD、電視等推陳出新,這些藍光如同紫外線,長時間照射,會造成眼睛傷害。
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,黃斑部接受光線直接照射的能量最高,當黃斑部無法承受壓力時,就會產生自由基,造成黃斑部組織傷害,引發發炎反應,進而視網膜上形成薄膜,尤其藍光的傷害最大。以往電視、手機藍光強度不會太強,但為了提高畫素,藍光強度愈來愈高,傷害愈來愈大,且受傷的年齡層也跟著降低。
他說,就醫的患者視力不見得減弱,只覺得眼前有一片膜,感覺很難受,日前他就收治一名研究所男學生,每天利用電腦找資料,又喜愛看電影並講究畫質,經常租藍光DVD片,沒想到近來右眼看東西被覆蓋住、感覺較暗,就醫檢查發現,視力並未減弱,原來是視網膜上膜,全是藍光惹的禍。
還有一名30歲女性,近半年覺得右眼感覺有紙擋住,檢查發現也是視網膜上膜,患者自訴家裡電視、手機等,都是畫素最好設備,沒想到沒近視卻引起眼睛病變,最後靠手術,將視網膜上的膜移除,才慢慢恢復。

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

冰品狂賣 中西醫︰越吃越燥熱

〔自由時報記者張傳佳、陳曉宜/台北報導〕昨天淡水出現三十七.三度高溫,台北市最高溫也來到三十六.二度,市區冰店大排長龍,冰品業者表示,這幾日銷售量增加四成,但中、西醫提醒,吃冰消暑反而傷胃或越吃越燥熱,均強調,天氣熱反而要喝溫熱開水排汗散熱。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處長邱秀儀表示,已抽驗上百件飲冰品,送驗結果已出爐,近期公布結果。
統一增4成 全家多1成5
統一超商公關范潔儀表示,本月冰品銷售量上升,尤其進口冰品較上月增長四十%;全家便利商店公關曾宛婷表示,這一、兩週以來,冰品包含冰棒、杯冰、高級冰品、甜筒等,銷量較去年增加一成五;知名芒果冰Ice Monster門口亦大排長龍,羅姓老闆表示,近幾天較熱,銷量增加一成,假日每天可賣到上千碗。
中醫師黃士峰表示,吃冰雖可降溫,但降的只是體表溫度,且降得不多,但冰吃多了反傷脾胃,影響脾胃運化水濕功能,導致吹冷風易頭痛、不想吃東西、吃了東西也不易消化或容易拉肚子,腹脹或手腳冰冷,等到冬天病毒增加,就容易感冒生病,所以吃冰不是降溫的最好方法,短期散熱,長期卻讓身體受損。
中醫︰應四肢沖冷水 喝熱水
黃士峰建議,天氣非常熱時,不如四肢沖冷水、吹風,散熱得更快,中暑時除先到陰涼處外,應該喝熱水、熱茶、熱檸檬水,讓脾胃陽氣充足引發排汗降溫,而不是去喝冰水、吃冰或含糖飲料,不僅會越喝越渴,在身體外熱內冷狀況下,還會埋下長期病根。
西醫︰吃冰傷害腸胃系統
家醫科醫師陳明正說,吃冰的確會讓人感覺比較涼爽,「但吃冰之後會讓體溫下降,不利排汗,擾亂原本的身體運作。」反而更加燥熱;另外,「吃冰讓胃溫度下降,造成黏膜血管收縮,食慾減退,傷害腸胃系統。」華人也普遍認為,吃冰對於氣管較敏感的人,可能會導致咳嗽。
家庭醫學科醫師顏正中也提醒,就算天氣熱,也要「多喝水,且喝溫開水,或和體溫差不多的水。」若真的要吃冰,要注意熱量,減少糖水、蜜紅豆等醃漬物,盡量選用水果等天然食材,為了避免胃太寒冷,最好在飯後少量食用,而且散裝冰品可能也有衛生疑慮,「建議自製冰品,比較衛生健康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