誠品真的給人幸福感~* 在誠品看到很多人在閱讀才會覺得這個世界還沒壞透...
台北人真幸福,這是當過日本第一大報《朝日新聞》《亞洲週刊》香港特派員的日本著名作家新井一二三的感慨。
誠品史,文化史
台北誠品書店建立的文化地標,算是華人世界的泰山北斗。「北京、上海缺多元開放;新加坡、香港缺讀者數量。」當過台北市文化局長的清大客座教授龍應台,今年6月3日在《中國時報》發表專文「在一個有文人的城市裡」寫道:「台北的誠品書店在廣大的華人眼中,是一個重要的『台北文化』地標,這樣的書店可以成功,不僅只是一個經營的技巧而已,它需要社會的多元開放,更需要數量足夠的、相對成熟的讀者群體。」
經營「品味」成功
而長期觀察誠品發展軌跡的慈濟大愛電視台總監姚仁祿,則一語道破誠品經營的成功關鍵:「它基本上是一個以書為核心的商場設計。誠品的成功,一方面是吳清友先生個人的品味,一方面是他具備產業觀察的能力。」
書和文化是誠品的靈魂。「雖然賠錢了十五年,吳清友從頭到尾都很篤定,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方向,」姚仁祿認為,這也是誠品可以在第十六年突然一賺就是5000萬台幣的關鍵因素之一:誠品的品牌形象整個起來了,帶來如企業突破「規模大數法則」(critical mass)後的豐厚營收。
消費社會成熟
也有人從台灣社會成熟度的觀點來解讀誠品的成功。他們解釋的誠品現象,其實就是台灣消費型態逐步改變的現象。難怪它會一虧十五年,因為十五年前台灣的美感社會才剛起步,生活文化才剛萌芽;難怪它會在虧了十五年後,於去年開始獲利,因為台灣的消費社會已經成熟。
台灣人擁有誠品的幸福感是這幾年才慢慢累積的,畢竟,十六年前誠品剛出現在台北市仁愛路圓環時,沒有穿戴整齊,還真不敢走入誠品。因為當時它很布爾喬亞,幾乎都是外文及藝術設計之類的冷門書籍。
愛書人的集體創作
但是誠品變了,它從原來白領菁英式的小眾書店,十幾年間發展成擁有四十九家連鎖店的書店主流,甚至即將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精華地帶,建立號稱台灣最大的七千五百坪(整個信義計畫區統一集團大樓的營業場所,扣除餐廳、展覽、表演場所等,書店實際的面積是三千坪)的國際型書店。
誠品的變化,其實就是台灣幾十年來消費社會的縮影。1989年誠品的適時出現,等於是為台灣社會提供了一個自由靈魂的出口,她成為台灣的巴黎左岸,大家在誠品書店裡翻閱新的西方思潮、用眼睛感受新的美學風格。難怪誠品董事長吳清友感慨說:「誠品是台灣社會十六年來的集體創作。」
30世代,誠品世代
廣告人孫大偉說:「我的青春,我的金錢,全都奉獻給誠品了。」這句話讓很多30與40世代的愛書人聽了頗有共鳴,在他們年輕氣盛時的黃金閱讀時期,誠品在他們生命中占了相當重要的位置。
90年代初期的誠品,扮演著啟蒙者的角色。當時台灣才剛從解嚴出來,忽然感受到自由的空氣,卻又不知道該從何處邁步。有一天,當大家開始說:「我剛才去逛誠品了。」而不是說:「我剛剛去書店買一本書。」誠品的品牌風格於焉建立。當時,擁有小小的一張黑色誠品會員卡是很多人的驕傲,那代表你常去誠品,而且閱讀誠品。
誠品或許曾是菁英的書店,但是菁英無法撐得起誠品。它開始走複合式書店的新路線,以書為核心,周邊商品成為它所販賣的生活美學,從菁英到大眾、從大眾走到分眾,誠品對菁英的定義遂成為「努力活出自己生命中精采的人」。
自http://www.30.com.tw/Board/show.aspx?go=237
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