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

太陽能問題 馬:經部1個月內解決

中國時報【周曉婷、鐘惠玲/綜合報導】

台灣太陽能產值世界第二,僅次於中國大陸,但關鍵原料、耗材及設備高度仰賴國外,尤其大陸高薪挖角台灣人才又掌控原料輸出,成為台灣最大競爭對手,馬英九總統廿日與國內綠能業者座談,除了表示希望國內也能多安裝使用,提高再生能源使用量,進而提升能源自給比率。對於業者提出的問題,則指示經濟部在一個月內提出清楚答案。

馬總統昨天參觀位在南科園區的太陽能電池大廠茂迪,茂迪董事長左元淮簡報並陪同參觀公司產品,隨即與中美矽晶、友達光電、綠能科技、旺能科技、茂迪等國內太陽能大廠座談。

業者提到國內太陽能發展面臨瓶頸,包括製程產生的廢棄物如何處理、國內金融配套措施跟不上業界國際化腳步等,茂迪執行長張秉衡指出,太陽能產業是靠政策誘導、支撐的產業,以德國為例,就由當地政府大力輔導,反觀國內自去年第四季起,政策就有相當多不確定性。

另外,台灣太陽能產值僅次於大陸,排名世界第二,但關鍵原料、耗材、設備都高度仰賴外國,張秉衡進一步說,大陸太陽能產業在五年內迅速崛起,歐美已被大陸打垮,台灣是目前市場上唯一可與大陸競爭的地方,但台灣品質好,成本卻高於品質優勢。

張秉衡說,去年政府與大陸簽署ECFA,業界曾希望太陽能面板原料進出口若能列入早收清單,對業界會相當有幫助,台灣人力成本、環境要求及法令限制等都比大陸的標準高,加上大陸是主要原料輸出國,台灣業者不太可能競爭得過大陸。

馬英九說,對於業界反映的製程廢棄物處理、金融措施及關稅等問題,由經濟部在一個月內提出清楚答案,至於大陸以高薪挖角台灣人才及關稅等問題,是國內普遍的高級人才缺工問題,經濟部的搭橋計畫會一步步解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